1975年生,1997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师从林汝谋老师和金红光老师,先后开展燃机联合循环、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和低碳能源系统的研究。2005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所参加工作,2014年任分布式功能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煤基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以及能源动力系统CO2捕集方法。在基础研究方面,参与了创建燃料化学能梯级利用原理的工作。包括建立了反应过程的化学能品位变化解析式和能源动力系统燃料化学能平衡模型,研究分析了决定能源动力系统燃料化学能利用的关键参数,以燃料品位转化定理为核心建立了表征系统化学能利用收益的化学能梯级利用特征方程。
在能源动力系统集成层面,系统阐述了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集成原则,研究分析了不同系统集成结构的多联产系统的性能提升规律与节能机理,揭示了集成特征变量对系统性能的普适性影响规律。原创性提出了无合成气成分调整、未反应气适度循环的多联产系统,新系统实现了组分分级转化与燃料化学能梯级利用的耦合,节能率从热集成多联产系统的8%大幅提高到15%,标志着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集成研究进入化学能梯级利用层面。
针对能源动力系统CO2捕集技术能耗过高的问题,发现了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中含碳组分的富集现象,进而提出了合成反应后脱碳的替代燃料生产与CO2捕集一体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化工适度转化,在燃烧前将原料中的含碳组分定向迁移到未反应气,将燃料气的含碳组分浓度从30%提高到50%,相应使CO2捕集能耗降低20%~30%。该方法变革了化工生产固守近一个世纪的全转化模式,为解决能源动力系统CO2减排能耗高的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合成反应后脱碳技术与国际能源署(IEA)在“全球CCS技术发展路线图”中提出的燃烧前捕集CO2技术2025年研发目标相比,系统发电效率高5~7个百分点。
在能源环境战略研究层面,参与编写多项科技部、基金委与科学院发布的科技发展战略报告。主持编写的《中国碳捕集与封存示范和推广路线图》于2015年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布。
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能源动力系统中能的综合梯级利用和CO2控制原理与方法”。
截止2018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100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参与编写专著3部。多次受邀作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包括应国际能源署(IEA)特邀报告,ECOS国际会议大会特邀报告等。国内核心期刊《燃气轮机技术》编委,国际学术期刊Energy-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Applied Energy的长期审稿人。
主持和参与科技部973项目、863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重点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发改委项目等国家10余项,欧盟第六框架、第七框架项目,中英、中意、中瑞政府间合作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
人才队伍